close
一日在電台上,聽到一把清脆的歌聲,DJ說演唱者是“龔柯允”,經查探才知“龔柯允”就是“Karen Kong”。
同事指她不會說話。新人嘛,不要給予太大壓力,至少她在記者會懂得給記者新聞寫!
龔柯允小檔案
原名 :龔建思
年齡 :22歲
身高 :154cm
體重 :38kg
家鄉 :沙巴納閩
教育程度 :拉曼大學會計學土
座右銘 :行動未必帶來快樂,但不行動卻一定不快樂,有夢想就要追,哪怕別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失敗。
~改名轉運
Karen Kong也好,龔柯允也好,其實她的真名為“龔建思”,一個頗男性的名字,要攻中文市場難一點,助手幫她找“高人”指點,十多個,她自己選了個算是很特別的“柯允”。“我也不是迷信,之前我脾氣很暴躁,又容易哭,師父說改名對我有幫助,而且事業會比較順利,我希望今后大家都可以叫我柯允,不過,稱我Karen也行啦。”
話雖如此,初時,她亦未習慣被叫“柯允”。“初時,我也老是忘記自己叫柯允,總要助手提醒才恍然大悟,現在家人朋友都會如此叫我,算是漸入狀況。”
改了名有無助運暫時未知,但就引發被網友狂批她唱華語歌不及馬來歌,這點,她倒是蠻IQ,要歌迷多給她時間。
~進修華語
認識她也是從電台開始,聽到她將楊偉漢《幸福醒了》編唱馬來版。
“公司原本打算讓我出華語專輯,卻發現我的華語說得不太好,就讓我先打馬來市場,讓大家認識我,同時,我也努力進修我的華文。”
龔柯允的華語有多爛?試過將“公狗”說成“男子狗”,被朋友笑至今天。她說一心就想學好華語,出華語碟只是借題。
“我一直都有個信念:音樂是不分語言及種族界限,好聽的melodi,可以讓人感動。所以從小就喜歡唱不同語言的歌曲,像日本歌、菲律賓歌、馬來歌等,只要我覺得好聽又喜歡的,我都會去學唱。我希望可以做一個多種語言的歌手,可能下一張會唱英文歌。”
~修讀聲樂
4歲時,龔柯允就跟媽媽說要參加歌唱比賽,她享受著台下注視的目光,一路風平浪靜,直至2005年,信心滿滿的參賽《大馬偶像》,怎知開口唱幾句就被評審叮出局。
“我 老是想不知幾時可輪到我出唱片,所以我參加很多歌唱比賽,就是希望有一天真的被人發掘,知道有《大馬偶像》,還以為夢想已接近,但第1回合就被踢出去,那 時評審Paul Moss批我低音不行,高音也很難聽,深深傷我的心,那時很低落,不敢跟朋友講我失敗,也不敢再去參加其他比賽。”
是家人不斷支持和鼓勵,才讓她重新振作,勇敢面對。
“清醒后,我去修讀聲樂課,補助自己的不足,也再參加歌唱比賽,一次參加大學歌唱比賽,才被評審之一的李志清發掘。看回頭,我很感謝Paul Moss的批評,至今,我無論遇到什么挫折,我都告訴自己不要放棄。”
~檢討再衝刺
真要感謝,龔柯允該好好謝謝懂得欣賞她的李志清。
“他是我的偶像。之前我以為唱歌有爆發力就行,是他跟我說真正唱法應該由聲音來感動到人,他教會我怎樣用感情來演繹,他又寫了很多很棒的詞給我唱,我很欣賞他的創作。”
因為從小到大有家人朋友的庇護,常期被“幸運環”套牢,一個打擊差點毀了這個小女生的歌唱夢,還好,最終她都明白自己是一隻可以跑的好馬,華人去唱馬來歌,有8000張銷量,算是不錯。
“對呀,我為什么要因小小挫折就放棄?我應該檢討自己,再往前衝才對,結果我就打起精神。我希望能夠受到華裔歌迷認同,再衝出海外,透過我的音樂,告訴大家要勇敢、積極及把握機會去實踐夢想。”
文摘自:中國報
全站熱搜